王楚钦现在这状态,真有点藏都藏不住的意思。上回在训练馆后台,我瞅见他抱着水壶站在玻璃幕墙前,眼睛直勾勾往斜对角包厢里瞟——那眼神跟猫见了鱼缸似的,透亮得能照见人影儿。边上队友拍他后背说"看啥呢这么入神",他脖子一梗回:"没看啥。"可那手指头不自觉地往包厢方向指了指,谁看不出那是在找谁?
说起来也不奇怪。这俩从打青少年队就搭伴儿练球,一块儿啃过馒头就咸菜的苦,也一块儿举着奖杯啃过庆功蛋糕的甜。莎莎去年全锦赛拿了女单冠军那天,我在混采区碰着王楚钦,他攥着手机冲我晃:"刚给她发的消息,她回了个'滚'。"可嘴角咧到耳朵根儿,藏都藏不住。后来才知道,莎莎当时正躲在休息室哭——赢了冠军反而压力更大,怕下一次扛不住。王楚钦那条"滚"的消息,估摸着是怕直接安慰太肉麻,硬憋出来的糙话。
最近莎莎状态有点起伏,网上各种声音又多了。我翻了翻她社交账号,上回输外战那天,底下评论什么"江郎才尽""内战内行"的全冒出来了。我琢磨着,王楚钦那会儿肯定也在刷手机——他俩现在虽各打各的,可训练馆碰到总得聊两句,食堂吃饭隔着窗户也能递个眼神。有回我问王楚钦:"莎莎最近压力大,你咋不吱声?"他把护腕往脸上一蒙:"说啥?她比我还能扛事儿,我在这儿瞎操心,倒显得我不如她。"
可竞技体育哪有那么多"各扛各的"。我看过他们俩以前打混双,莎莎发完球往王楚钦身后一躲,他就知道该侧身让位;王楚钦救球摔出去,莎莎比他还急着冲过去拉人。那时候教练总说:"你们俩这默契,比亲兄妹还瓷实。"现在虽然分开单飞,可上回收拾装备时,我瞅见王楚钦的拍柄缠手胶,跟莎莎用的是一个牌子——估计是谁用了好用的,顺道给对方带了两卷。
要说他们还能不能并肩作战,我觉得得看两件事。头一件是各自的状态得稳住。莎莎最近在练发球变化,我在训练馆瞅见她加练了二十分钟发逆旋转短球,汗把后背的衣服都浸透了;王楚钦则在跟男队主力练对抗,接反手拧拉的失误率比俩月前降了不少。第二件是心里那根弦得绷着。以前他们搭档时,谁输球都主动揽责任,现在单飞了,反而得更清楚:搭档不是绑死的,是互相托底的。
上礼拜我去省队采访,碰到带年轻队员的老教练。他说现在小孩儿打球,最缺的就是这种"一起扛"的劲儿。"以前我们那会儿,队友输了球,饭都吃不香,非得拉着加练到半夜;自己打了胜仗,也得把奖牌塞给队友戴,说'这是咱俩的'。"他指了指窗外正在对拉的俩小队员,"你看那俩,刚才那板配合失误,男娃把女娃骂了一顿,女娃抹把眼泪说'你行你上啊'——这哪行啊?"
说到底,球迷们惦记"莎头组合",不是图他们能拿多少冠军,是图那份"你低谷时我不冷眼,你风光时我不攀附"的真。就像王楚钦现在,明知道莎莎可能被骂,还是忍不住找她;莎莎要是真扛住了,回头肯定也得给他递瓶水,说句"谢了啊"。这种互相惦记的劲儿,比什么战术配合都金贵。
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股票配资开户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